——玉燕姊妹
这期间,让喻言姐姐最遗憾的消息是,9月1日,61岁的郎平在微博宣布不再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,正式退役。
微博发布仅半天,浏览量就突破千万,位居热搜榜前茅。
大多数人都没有忘记,一个月前,郎平还有一个热门话题,那就是中国女排2-3不敌俄罗斯,无缘八强。 她泪流满面:“作为主教练,我必须负责。”
失利后,中国排协官网转载了一篇题为《中国女排为何战胜日本》的文章,尖锐直指中国队主教练郎平的战术和保守用人。
也有人指责排球界“热衷炒作”、“傲慢”。 饭圈现象严重,郎平应该承担主要责任。
甚至有人冷笑:只是因为东京奥运会回来的第二天,就有外国俱乐部花重金邀请郎平上任。
面对各种争议,郎平日前公开回应:我已经尽力了,问心无愧。
这几天,很多文章都力挺郎平,列举她的成就,但我忘不了她在东京接受采访时眼中的愧疚和无奈的泪水。
她完全明白,这次回国她将面临怎样的争议和风波,就像这40年来她遇到的无数质疑和责骂一样。
17岁,她不敢输
20世纪70年代,中国除了乒乓球之外,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擅长的运动项目。“足球、篮球、排球”三大传统运动很容易被欺负。
袁伟民出任女排主教练,迎来了一个流血、流汗但不流泪、艰苦奋斗夺取金牌的时代。
但现实是不能靠口号改变的。
与身材高大、球风凶猛的欧美选手相比,12名国家队姑娘始终处于劣势。
最困难的是,几位老球员都被国外研究透了,他们的球场和打法都被对手压制得没有喘息的空间。
无奈之下,袁伟民爱上了17岁的郎平。
那时的郎平身高已经有1.8厘米,扣球有力,能量凶猛。 袁伟民将她从地方队招入国家队,开始单独培养她,并破例指定郎平担任主攻、最重要的角色。 进攻任务。
1981年,郎平首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大赛——第三届女排世界杯。
没有任何比赛经验,也没有压倒性的身体条件,这个女孩能做到吗? 外界和队内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。
最终,郎平和队友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战斗,艰难地杀入了决赛。
郎平事后回忆,当时他已经严重疲惫不堪,决赛当天根本起不来。 他整个人都痛得要命,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。 这是一场“精神和意志的较量”。
但她不能倒下,更不能倒下。
在充满自信的21世纪中国长大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想象,在金牌稀缺的20世纪80年代,世锦赛决赛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。
决赛当天,单位、工厂、学校、街道组织都有数千人观看。 中国人通过黑白电视和收音机观看。 这是三大球距离世界冠军最近的一次。 对于弱小落后的中国来说,这是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奏响国歌的宝贵机会。 。
而本次决赛,中国女排对阵东道主日本队。
没有人敢想象失败的后果。
比赛进行得焦灼不安,到了决胜时刻,主教练叫了暂停:“如果我们输给日本队,你们会后悔一辈子的!”
年仅17岁、饱受质疑的郎平在全国聚光灯下对队友说:
“把球给我,我能行!”
日本球迷的欢呼声震耳欲聋。 郎平猛击猛扣,根本不给对手机会。 中国女排艰难地以3:2获胜。
整个中国都沸腾了。 人群冲出街头,挥舞着国旗,高呼“中国万岁,女排万岁”。 这是一场铭刻在全国记忆中的胜利。
后来统计显示,在那届世界杯的7场比赛中,中国队扣球总数为1116次,仅郎平一人就扣球407次,命中率高达50%。 从此,她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——“铁锤”。
在她的带领下,女排迎来了五届世界冠军,“中国女排”成为一种精神。 郎平是女排精神的引领者。
35岁了,她不敢生病
本来,郎平本可以继续自己的神话,依靠自己的荣誉,找到一个官职,安详地退休。
但她觉得,“我的余生不能再靠着冠军证书了,一旦从女排退役,我就什么都不是了,我必须重新学习技术,重新开始我的生活。”
郎平选择离开家乡,前往美国结婚生子。 更重要的是,她想见见多年的老对手,向未知的世界学习。
在美国生活10年后,郎平第一次感受到“职业体育”的魅力。 教练员、运动员和俱乐部之间是雇佣关系。 没有国家荣誉,他更像一个“工人”。
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快乐。 郎平很享受被中国人民遗忘、走下神坛的日子。
然而,远在大西洋彼岸的中国女排却已出现新老球员更替。 女排将中国从“希望”带到了“失望”,被神化后成为无人敢接手的烫手山芋。
但郎平决定接任。
此时的郎平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职业教练了,沉着、冷静、指挥,仿佛他依然是大家心中的“铁锤”。
凭借10年的积累和丰富的海外执教经验,郎平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扭转了中国女排的颓势,带领姑娘们重返1996年奥运会决赛圈。
外界称她为“铁锤”,但她并不是钢铁制成的。
自从进入国家队以来,我经历了十多次大大小小手术,全身关节磨损严重。 当我抬起手臂或弯曲腿时会感到疼痛。
在担任主教练的压力和辛苦下,郎平被医生判定拥有60岁的心脏和80岁的身体。 队员们心疼地说:“脖子以下没有好地方。”
即便如此,她仍然坚持和姑娘们一起训练,每天超过14个小时,还熬夜钻研战术策略。
每次出现在赛场上,她的背都变得越来越弯,动作越来越慢,甚至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当场晕倒。
除了身体健康受到的负担和无人知晓之外,她的个人生活也一团糟。
婚姻破裂,孩子错过成长,他们独自一人在十亿多人的期望下挣扎。
但她知道,这一次回来,她不能输,必须赢。
因为“中国女排培养了我,有需要的时候,我只能无条件地去做”。
1999年,郎平终于被压垮,不得不放下包袱远赴美国接受手术,第二次离开中国女排。
45岁,她是“汉奸”
2008年,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,郎平复出,顶着“汉奸”的称号。
中美女排之战,郎平担任美国主教练,陈忠和担任中国主教练——曾经的老战友,如今却交战不休。
结果,郎平率领美国队以3:2击败中国队,夺得奥运会银牌。 中国队遗憾获得第三名。
中国女排的领军人物,中国人民最敬佩的对象,率领宿敌在祖国最重要的赛场上击败了祖国队。
“叛徒!” “叛徒!” 愤怒的观众指着郎平的背影破口大骂。
国际象棋巨星聂卫平公开批评郎平:“那些出国执教其他国家的教练,别忘了你是中国人。”
也许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当时被忽视的细节:
比如,中国女排有主场优势,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,但姑娘们压力太大,表现失常。
而且,当时郎平还是美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女主教练。 她不仅带领美国队跻身世界一流队伍,而且她的执教能力也得到国际认可。 这些其实都是中国的骄傲。
更何况,在职业体育界,外籍教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郎平深知,女排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绝非一般,她的执教也注定不会被轻易解读。 但被忽视的是郎平遭遇了伤病。 在美国治疗期间,她得到了美国排协的大力帮助,帮助她接触到最好的医疗条件。
后来,当美国排协再次伸出橄榄枝时,郎平犹豫了一下,决定执教一段时间,以回报美国排协给予的帮助。 他还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青春期的女儿。
她是郎平,她也是一位母亲。 她常年忙于工作,一直缺席女儿的成长。
她征求了很多国内朋友的意见,其中包括她的好友、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,以及她的恩师袁伟民。 他们都支持郎平,想安心治病、安心执教,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。
最终,在北京奥运会的“和平之战”上,面对美国队姑娘们的欢呼、中国队姑娘们的泪水、观众的谩骂,郎平却异常平静。
刻在骨子里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让她痛苦不堪,认真公正的职业精神让她无法“放手”。
对于她这种撕裂的矛盾,没有人能够同情。
不久,郎平辞去美国女排主教练职务。
53岁,她是外星人
2008年后,中国女排再次陷入黑暗——
2009年亚锦赛,他们输给实力较弱的泰国队。 2012年伦敦奥运会,他们输给了日本队,未能进入半决赛。
那场比赛,郎平受邀到演播室解说,并亲眼目睹了这场失败。 她的声音颤抖着。 面对记者,她情绪失控,失声痛哭。
“没有人能输给日本。我们本来可以打得很好。” 这是郎平罕见的哭声。
此时的中国女排已经被外界定义为二流球队,郎平决定再次执掌。
她从恒大女排辞职,丰厚的500万年薪减少到200万。 等待她的,是士气低落、实力落后、管理混乱的乱局。
女排主帅的位置是走在前列的。 面对“女排只能赢不能输”的期待和中国女排能否再次复制“黄金时代”神话的问题,郎平决定改革:
贯彻大国家队理念,国家亲自选拔合适人才,共同培养;
不再有主力和替补的概念,只有首发和非首发阵容;
组建“国际教练团队”,吸纳各国之长……
同时,她教导年轻女孩们要真正热爱排球,拥有自己的生活。
“这足以让我们这一代人承担起所有的负担和责任。”
这下质疑声四起,从民间到体制内都被骂了。
尤其是刚起步的新队员,场上青涩、缺乏信心,不断输球,而老队员不断离开,矛盾愈演愈烈。
越来越多的人指责:
新老团队成员不能很好融合怎么办? 这么多人一起训练,没有焦点! 改革根本就是无稽之谈。 为何国脚教练郎平一意孤行,不听劝告? ……
郎平没有理睬。 只有她自己知道,她正在尝试不同的战术组合。
慢慢地,在郎平的带领下,这群年轻女孩开始展现出她们的力量:
2014年世锦赛,击败东道主意大利,晋级决赛,获得亚军。 这张总决赛门票距离上次已经是16年了!
2015年世界杯,中国女排以10胜1负的战绩夺得世界杯冠军; 2016年里约奥运会,女排再次夺冠!
中国女排重返世界强队,开启新一轮辉煌卫冕之路。 疑惑之中的郎平暂时获得了平静。
2021年7月31日,是一个注定让人落泪的夜晚。
已经确定无缘八强的中国女排仍然奋战到最后一刻,以3:0击败了当时小组第一的意大利队。
但对于这场胜利,没有庆祝,也没有笑声。 郎平只说“太晚了”。
带着遗憾在东京,郎平正式结束了自己的教练生涯。
从1981年首次代表中国征战世界大赛,到2021年最终在东京担任主教练,郎平与“中国女排”荣辱与共40年。
她曾带领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,两次接手国家队教练职务,带领女排姑娘们走出低谷创造新的辉煌纪录。
在世界三大赛事中,中国女排共获得了10座世界冠军奖杯,而郎平作为运动员和主教练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了其中的7座。
她是中国体育精神的传奇偶像,但也饱受质疑和争议。
只是这一次,她背后支持的声音更多了。
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《弘扬女排精神,为中华崛起而奋斗》,盛赞“女排精神”,力挺郎平。
无数网友在郎平微博留言告别,感谢她的付出。
因为40年后的今天,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为祖国风雨奋战多年的女性的伟大。
不在于荣誉和成就,而是无论面对赞扬还是质疑,她都泰然自若,目光坚定,永不动摇。
痛苦和诽谤击碎了她的身体,但她的信仰却坚如磐石。
郎导,40年过去了,谢谢您的辛苦付出。
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
叶文静
九型人格促进会认证讲师
平台粉丝30万的大V
3000万零售专家
《谋生与寻找爱情》作者/畅销书
客串央视奋斗节目
▼
【叶老师微信二维码,长按识别并添加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qdshengshijia.cn/html/tiyuwenda/1739.html